從農業廢材到療癒花藝:一顆再生苔玉球的永續旅程
從農業廢材到療癒花藝:一顆再生苔玉球的永續旅程
苔玉球花藝課程:從手作美感走向永續實踐
苔玉球(Kokedama)近年成為花藝課程的新寵,因為它不僅美觀療癒,更代表「自然與生活共生」的理念。
蘭日子所推出的再生苔玉球首座可,是一場循環再利用與環境教育的永續實踐。
你所觸碰的每一片水草、每一團苔蘚,都來自於蘭花溫室的剩餘材料,讓原本可能成為農業廢材的資源,化身為一顆顆充滿生命力的苔玉球。具體展現了循環經濟如何走入日常生活。
為什麼企業要選擇苔玉課程?因為 ESG 不再只是趨勢,而是責任
在全球永續浪潮下,ESG 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的核心指標。許多大型企業甚至要求供應鏈夥伴提出永續方案,才能維持合作關係。對企業而言,推動 ESG,不是「跟上潮流」而是「確保競爭力」。
選擇蘭日子的苔玉花藝課程,正好能滿足企業多重需求:
-
環境責任: 以農業副產物再生,具體落實「循環經濟」與「減碳行動」。
-
員工福祉: 課程兼具療癒與創造力,讓員工在手作中獲得紓壓與團隊凝聚力。
-
品牌形象: 永續案例能直接轉化為 ESG 報告書的內容,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永續承諾。
企業若能將這樣的活動納入 CSR 或福委方案,不僅能提升員工的幸福感,更是用行動回應社會與對「ESG永續」的期待。
農業廢材如何變身?蘭花水草的再生故事
在蘭花栽培過程中,常會留下大量的水草與介質。這些材料若直接丟棄,不僅造成浪費,更可能成為環境負擔。
蘭日子選擇透過「再生設計」將這些原本被視為廢料的素材,轉化為可觸碰、可欣賞、可陪伴的苔玉花藝作品。
每一顆苔玉球,都是農業副產物的循環再利用案例,也象徵著「美感」與「環境責任」可以並存。
療癒感滿分:一堂讓人慢下來的手作體驗
在快節奏的生活中,苔玉手作課程帶來的是一種專注當下的療癒感。
學員親手把水草纏繞成型、將蘭花或其他小植株安置其中,看著原本的農業廢材在手中逐漸變成藝術品,過程中充滿了「創作的成就感」與「自然的撫慰」。
這也是蘭日子想傳達的價值:永續,不只是口號,而是一種能被觸摸與感受的生活實踐。
ESG最佳案例:企業福委與環境教育的結合
對企業而言,再生苔玉球除了能讓員工體驗手作課,更是符合 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的永續行動方案。
-
環境面(Environment):以農業廢材再生,實踐循環經濟
-
社會面(Social):提供員工舒壓課程,提升團隊凝聚力
-
治理面(Governance):成為企業對外溝通的「永續案例」
這樣的課程也能延伸至員工福委活動、CSR 計畫、品牌永續專案,讓永續花藝真正進入職場文化。
從手作花藝邁向全球永續目標
蘭日子的苔玉球課程,看起來是一堂簡單的手作體驗,但其實背後連結著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永續價值。當一顆小小的苔玉球誕生時,它同時也呼應了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 的精神。
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
我們選擇不用新的材料,而是把蘭花栽培剩下的水草重新利用。這個過程提醒我們:原來被丟棄的資源,也能在巧手下長出新的可能。這是一種「不浪費」的生活態度,也是一種責任。
SDG 3 健康與福祉
在課程裡,大家會發現專注纏繞苔玉的時刻,就像是一場心靈的冥想。員工們能放鬆心情、減緩壓力,甚至透過手作感受到彼此的陪伴。這份安定與療癒,正是現代職場最需要的禮物。
SDG 11 永續城市與社區
當企業帶著員工參與苔玉球課程,永續不再只是紙上的文字,而是融入了日常。這樣的行動,也會逐漸擴散到家庭與社區,讓更多人一起參與,慢慢形塑出共好的氛圍。
SDG 4 優質教育
每一堂課,都是一次溫柔的環境教育。參加者不用聽艱澀的理論,只要親手動手,就能自然理解「再生」、「循環」的意義。這種體驗式學習,往往比任何說教都更深刻。
透過這顆小小的苔玉球,把「永續」變得可以觸摸、可以體驗,也可以分享。當員工帶著完成的作品回到辦公桌上,那不只是一個綠色裝飾,而是一個能每天提醒我們:永續,其實就在生活裡的象徵。
永續花藝的環境教育:一顆苔玉球的啟示
一顆小小的苔玉球,背後卻串聯了農業資源再利用、環境教育推廣、企業永續行動。對企業來說,苔玉課程同時兼顧永續教育、員工關懷、ESG實踐的完整方案。
蘭日子期待與更多企業合作,將苔玉球花藝作為員工福委活動、企業培訓的內容,讓永續行動不再停留在紙上,而是透過每一雙親手製作的雙手,化為具體而微的行動力。
延伸閱讀:自然永續與療癒手作課程
馬上聯繫專人客制苔球手作活動:@dailyorchids